为了百姓的笑脸
——记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、北京市昌平区纪委常委沈长瑞
闫翠卿
有人说,他铁面无私,因为面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,他总是拍案而起,毫不退缩,事实查不清不罢休、问题处理不到位不罢休;
也有人说,他柔情百结,因为他真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,只要老百姓有问题、有困难,他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;
更多的人说,他就是一头“老黄牛”,不图名、不图利,寒来暑往,披星戴月,在信访工作这个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,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。
他就是2007年被中央纪委、人事部、监察部授予“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”荣誉称号的北京市昌平区纪委常委沈长瑞。
三月的北京,春意盎然,道路两旁,一串串金黄的迎春花爬上了枝头。记者来到昌平区,亲身感受了沈长瑞的铁面和柔情。
“邪不压正,咱按党的政策办事,没什么可怕的”
1994年1月,42岁的沈长瑞离开了他已工作8年的昌平区委组织部,走马上任区纪委常委,主管信访举报工作。8年基层党务工作的磨炼,使他更加了解和熟悉基层的困难和矛盾,为他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奠定了基础。
上任之初,沈长瑞就抱定一个信念:做好党交办的工作,不让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损失,不让干部和群众受委屈。
1995年1月,沈长瑞收到一封举报信,说某乡主要领导借下属单位敬老院5000元钱,用于个人买房,一不打借条,二没办任何手续,而且借了很长时间,根本没有还的意思。沈长瑞经过调查,了解到事情真相后,对这位领导进行了批评。不久,他就把追回的借款送到了敬老院。
有一次,老沈带队调查某村群众长期上访的问题。原来,该村党支部书记打着某企业的名义占用集体土地搞经营,却长期不交租金,严重侵害了集体利益。调查期间,该村支书威胁沈长瑞说:“我在‘上面’认识很多人,要是处理我,对你没好处,不信就走着瞧!”
沈长瑞针锋相对:“我是代表党组织查你的问题,不管你关系有多硬,有问题就得查,该处理就得处理!”违纪事实查清后,该村支书被开除党籍,20多万元不正当收入也被追回。
2005年4月,沈长瑞收到一封反映某村党支部书记万某的举报信。很快,昌平区纪委成立联合调查组,沈长瑞任调查组组长。在调查期间,万某十分嚣张,多次扬言道:一个小小的区纪委常委,能把我怎么样?老沈毫不退缩,通过准确分析案情、选准突破口、查找确凿证据、灵活运用战术,仅用20天就彻底查清了万某违法违纪的事实。
沈长瑞常说:“邪不压正,咱按党的政策办事,没什么可怕的。”话虽然简单,但是在每个案件的背后,要付出多少心血,做多少工作,这些恐怕只有他心里最清楚。
“群众反映的问题,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是有道理的,我们也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解决”
2006年10月,沈长瑞收到一封反映三个村的干部“违法违纪”问题的署名信后,当即带人来到举报人的家中。经与举报人交谈了解到,举报人原来住在百里之外深山区的贫困乡,1994年享受政府补贴自愿搬迁到这个村。2004年全区农村实施土地确权时,对他家的情况,村干部未予明确答复,导致他强烈不满。当他得知有的搬迁户在外村也遇到类似情况后,便自发成立了“信访协会”。他自认为有文化,便担任了协会的头目,并派人搜集外村干部的“违纪”材料,由他书写寄出,以此发泄对村干部的不满。沈长瑞弄清这封“控告他人是假、解决实际问题是真”的举报信背景后,握着他的手说:“你有问题我们可以帮你解决,但没有证据千万别乱举报了,否则是要追究责任的。你那个‘信访协会’是非法的,赶紧把它解散了吧。土地确权的问题,只要是政策允许的,我一定帮你解决!”听了沈长瑞真诚的一席话,这位举报人激动地说:“区纪委只有一个,而全区的老百姓却有千家万户。您一听说我受了委屈立刻就来了,我做梦也没想到啊!这是我掏心窝子的话!您放心,‘信访协会’我立即解散,再也不闹了!”
“群众反映的问题,哪怕只有百分之一是有道理的,我们也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解决。” 这是沈长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某村有位村民状告村干部,举报信分别寄到区、市直至中央有关部门。老沈带队调查后,发现该村民反映的问题不属实。他诚恳地对举报人说:“写信反映问题是每个公民的权利,但一定要实事求是。”举报人无言以对。但没过几天,这位村民又来找老沈,说因为自己反映问题,村干部对他打击报复,把他哥哥工厂的电给断了。老沈立刻打电话询问,得到的答复是举报人的哥哥违约不按合同向村集体交费。挂掉电话,老沈对举报人说:“你回去做做你哥哥的工作,让他赶快把电费交了,电的问题我帮你想想办法。”一路上,举报人将信将疑,可刚到村头就听见哥哥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了。从此,他再也没有上访过。
在沈长瑞的办公室里,记者看到,在他的办公桌上有很多感冒冲剂等常用药品,这些药品都是他为上访群众准备的。
沈长瑞告诉记者:如果上访人有个头疼脑热,你递上几粒药,嘱咐他多注意身体,他的心里一定是热乎乎的,那距离马上就拉近了。中国农民很善良,只要你对他好,他就会加倍地报答你。面对这样的百姓,就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!
昌平区纪委的同志告诉记者,沈长瑞对工作的热爱、对群众的热爱是出了名的,而这种热爱已化作沈长瑞创新群众工作的动力。据介绍,沈长瑞针对信访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,积极探索并大胆实践,其中变上访为下访,深入百姓家中了解情况,就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13年来,正是他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的事儿,把上访群众当成自家人,近300名举报人和他成了朋友,促进了当地的和谐稳定。
“当党员干部受到错告或诬陷时,我们一定要为他们澄清事实,否则就是我们的失职”
“谢谢老沈!感谢区纪委为我澄清了事实,给了我一个明明白白的说法。我要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,放下包袱,轻装上阵,继续带领本馆的全体职工,扎实努力,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!”这是昌平区殡仪馆党支部书记、馆长何忠林2005年4月8日在沈长瑞主持召开的信访公开答复会上的肺腑之言。
2004年9月,北京市纪委和昌平区纪委先后收到反映何忠林“以权谋私、收受贿赂”等20个问题的举报信和光盘共23件。沈长瑞带领联合调查组,经过反复查证,彻底查清了举报信反映的20个问题均不属实。通过调查了解到:何忠林自1999年4月任殡仪馆党支部书记以来,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,先后将别人送的各种好处费累计24.3万元,均交由财务室退还给了送款人。他还带领全体干部职工,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改革,改变了过去“穷庙富和尚”的状况,杜绝了过去个别职工依靠殡仪馆致富的“财路”,不仅偿还了该馆1600万元的债务,而且职工人均年收入也由1998年的2万元,逐年递增到2003年的7.7万元。调查组查清信中反映的问题均不属实后,及时召开了公开答复会,为何忠林澄清了事实,重新激发了他的工作热情。
沈长瑞常对同事讲:当那些廉洁勤政、遵纪守法的党员干部受到错告或诬陷时,我们一定要为他们澄清事实,绝不能让他们带着压力、背着“黑锅”干工作,要坚决给予保护,否则就是我们的失职!
13年来,沈长瑞带队调查了近500起案件,在严厉惩处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,先后为392名被错告或诬告的同志澄清了事实,保护了干部,维护了社会稳定。
“我们的一言一行,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,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,只有这样才能带好队伍”
“沈常委,这些年你辛辛苦苦的,有时还会遇到恐吓和危险,到底图个啥?”
“我啥也不图,就图老百姓有一个舒心的笑脸。对我来说,既然选择了当一名纪检监察干部,就要把工作干好!”
这是几年前,一位年轻的纪检监察干部与沈长瑞的对话。
“虽然已经过去好几年了,可是沈常委的这句话总是时常在我耳边响起,现在我越来越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!”这位同志深情地说。
其实和这位年轻同志一样,当时沈长瑞周围的很多朋友都不理解,觉得他有点犯“傻”,可是现在大家都很理解他,对他更多的是尊重和敬佩!因为大家明白,沈长瑞之所以能理直气壮地查案,赢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,是因为他行得正、做得端,清正廉洁、严以律己。
“俗话说,打铁还需自身硬,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一言一行,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,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,只有这样才能带好队伍!”这是沈长瑞常对同事们说的话。
“与沈常委相处了8年,从来没有见他为自己的亲属办过非分之事,可他却可以为了不相识的群众,亲自找领导,帮忙解决问题。”昌平区纪委信访室原副主任王建新感慨地说。
有一次,沈长瑞在调查走访中发现,由于种种原因,某单位的负责人有三年多时间本应享受的副科级待遇没有落实,他便亲自找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,终于使这个负责人落实了待遇,当事人激动得直掉眼泪。
沈长瑞的身体不好,妻子为了照顾他,提前内退。当有人听说他爱人没有工作时,提出给她安排点事干,并开出每月5000元的高工资,可都被他以种种理由婉言谢绝了。
2004年,沈长瑞的独生女儿大学毕业,很多人觉得只要沈常委说句话,和有关部门打声招呼,安排个工作肯定没有问题,但沈长瑞却鼓励女儿自己去闯天下。
“为什么不让你爸爸托人给你安排个工作?”记者问道。沈长瑞的女儿笑着说:“我爸那人,很正直。我从来就没有指望沾我爸爸的光,自己闯荡不是更能体现能力和水平吗?”
有这样一组数字:13年来,他共阅批信访件6814件,接待来访群众2671人次,与被信访反映的干部进行谈话132人次;亲自带队直查信访案件489件,为392名经查问题不属实的党员干部澄清了事实,从严惩处了47名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,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49.8万元。
这一组数字是枯燥的,但它是一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的真实写照;这组数字又是鲜活的,因为它诠释着一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情系群众,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公仆情怀……
(中国廉政网——中国纪检监察报)